第(2/3)页 “哼,一个十五岁的少年,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练字,又能怎么样?也才短短十五年而已,怎么?这么短时间,他还能成为一代宗师不成?”在颜信看来,这李征就是仗着自己修为高年纪小,在那里瞎胡闹呢。 但是,你去哪里胡闹都可以,但是,请不要在书法圈子里胡闹,这也是颜信等吴州城里的书法家们所不能容忍的。 颜真却摇了摇头道:“我却有不同的看法。昨天,我专门找沙江郡的人打听了一下李征这个人,此人,非常的不简单,每每行事,都出人意料,最后却总能成事,这样的人,他有的只是幸运?没有真本事?我不信。” “啊?难道,到时候,会有意外?不会吧?就算我们没成功,但是,那可是书院啊,苍山书院会容忍吴州有第二座书院存在?反正,我是不看好李征,更不看好他开设的竹林书院。” 颜真取下毛笔,笑道:“好,我们拭目以待吧。” 说着,颜真笔尖沾墨,一挥而就写下了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七个大字。 静美之中却隐藏着如快要喷发的火山似的力量,还有勇气。 勇气? 看着这一行字,颜信若有所思。 …… 城南,沈府,玄木院,沈牧望着凌而而立的李征,心中一沉,脑海中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话:“虽千万人吾往矣!” “他在磨砺心境!”沈牧当即作出这样的判断。 作为世家当代的公子,他自然知道突破三品,最重要的,是什么。 本命法器好得,无非是寻一个好的天材地宝而已;武道真势也易,有路可寻,有法可依,无非是按部就班,突破真意,自得真势;只有最后的道心,虚无缥缈,最是难寻! 有多少人,因为这最后一步,而无望三品,一生蹉跎。 不过,他的老祖却留下了一个关窍,一个只有家主和公子才知道的关窍。 正是‘虽千万人吾往矣’这七个字。 沈牧的理解是,欲寻道心,必先打磨心境。 就要有面对所有质疑,打破常规,完成世人眼中不可能的事,然后一步步的打磨自己的心境,如打磨铜镜,臻至光滑无痕,可以映照真我,自然可以寻找到自己的道心。 想到这里,沈牧眉头微皱,喃喃自语道:“殊途同归,也许李征的关窍不是这七个字,但是打磨心境的本质,应该是相通的。再联想之前的情报,嘶——李征的师父倒底是谁?竟然从李征修炼之前开始,就为他安排好了打磨心境的路子。若是如此的话,李征突破三品的难度,可能比我们许多人预测的,都要小的多!” 第(2/3)页